- 李嘉誠兒子媳婦?
- 為什么一些有錢人都移民了?他們是嘉誠一種什么心理?
- 晚清首富伍秉鑒為何想移居海外?
李嘉誠兒子媳婦?
王儷橋,李家未來真正的為何女主人是李嘉誠的大兒媳婦王儷橋,王儷橋既沒有周凱旋出色的移民商業才能,也不是香港奉子成婚,但她卻受到了李嘉誠的李嘉認可和李澤鉅的深情對待,很大原因是何移王儷橋的出身符合李家的要求,王儷橋出身小康家庭,民香美國父親是港李紡織商,早年全家移民加拿大,嘉誠后來為了李澤鉅又只身到香港工作。為何
據說一開始王儷橋家人知道了李澤鉅的家庭背景,王儷橋父親擔心對方太富有,女兒會受到欺負。但是李澤鉅最終還是打動了王儷橋一家,李嘉誠還豪擲400萬為他們舉辦了婚禮。
王儷橋(1969年-),女,生于香港,原名王富信,李澤鉅之妻、李嘉誠的大兒媳。畢業于溫哥華的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工商管理系。[2]
1990年,王富信正在加拿大溫哥華的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攻讀工商管理,這時的李澤鉅也身在加拿大處理地產業務,一次燒烤聚會上,兩人邂逅相愛。
1991年,王富信回港加入萬國寶通銀行工作。次年10月,銀行總部大廈落成,邀請香港名人參加典禮。李嘉誠帶著兩個公子齊齊亮相。[2]
1993年李澤鉅當上長江實業副董事、總經理,宣布與王富信結婚,當時報道豪門婚宴“一席婚宴近4萬,一只鮑魚2000元”“世界名車大博覽”
是王儷橋
李嘉誠有兩個兒子,分別是長子李澤鉅和次子李澤楷,李澤鉅和妻子王儷橋結婚20多年,兩人育有3女1子,感情依舊很好。李澤鉅從來沒有緋聞,是豪門中的一股清流,而其弟弟李澤楷感情經歷豐富,至今沒有結婚。
為什么一些有錢人都移民了?他們是一種什么心理?
分情況吧,有些人的錢未必是依法所得,所以需要一個國外身份,轉移這部分的資產。
有些人的錢雖然是依法所得,但是目前國內經濟環境并不樂觀,所以要進行合理的資產配置。遠的不說,就說近的,CRS馬上就要開始徹查資產了,如果有了他國國籍,就能逃過這一風波。另外是匯率不穩定,弄個國外身份,錢可以以美元、加幣、歐元等形式存在,而非單一的人民幣形式,這樣匯率波動也不會使自己的資產縮水。所謂雞蛋不能都放在一個籃子里,就是這個道理。
還有就是轉換身份以后,國內公司變成了外企,能享受到一些稅收優惠政策。
晚清首富伍秉鑒為何想移居海外?
一、伍秉鑒其人
伍秉鑒,字成之,號平湖,別名敦元、忠誠、慶昌,生于廣州,祖籍福建,清代廣州十三行商人,廣州的世界首富。
“怡和行”為廣州十三行之一,及伍氏家族企業,主要經營絲織品、茶葉和瓷器進出口貿易;在國內擁有大量的田產、宅院、茶園、店鋪等產業,在美國投資鐵路、證券和保險業務,是英國東印度公司最大的債權人。
“怡和行”一度成為世界級的跨國財團,道光十四年(1834年),伍秉鑒資產已達2600萬銀元,相當于今天的50億元人民幣,成為洋人眼中的世界首富。
2001年在美國《華爾街日報》(亞洲版)刊登《縱橫一千年》的專輯,統計出了上幾個世紀世界上最富有的50個人。其中,有六位華人入選,分別是成吉思汗、忽必烈、劉瑾、和珅、伍秉鑒和宋子文,又唯獨伍秉鑒是以純粹的商人身份出現。
1842年12月23日,風燭殘年的伍秉鑒寫信給美國馬薩諸塞州友人J·P·Cushing,表示若不是年紀太大,經不起漂洋過海的折騰,十分想移居美國,通篇愴然難禁之情;第二年9月,伍秉鑒溘然長逝,終年74歲。
①受到***戰爭的影響,中國民族商業生存空間的急劇惡化。
怡和行主要于西方商人開展外貿貿易,此時其西方貿易伙伴開始往中國走私***,面對林則徐的禁煙運動,伍氏家族企業被卷入其中,得罪官府,伍紹榮被革去職銜,逮捕入獄,經過此番折騰,伍秉鑒顏面盡失,斯文掃地。
***戰爭爆發后,伍秉鑒和十三行的行商們積極募捐,出資修建堡壘、建造戰船、制作大炮,為這場戰爭貢獻了巨額的財富,然而戰爭以清***失敗告終。
戰爭結束后,面對600萬元戰爭賠款,有三分之一由十三行商人出資,伍家被勒繳100萬元,行商公所認繳134萬元,其他行商攤派66萬元,此時的伍秉鑒,卻已是心灰意冷。
更加麻煩的是隨著戰爭的影響,跟洋人做生意打交道的行商被涂上了“漢奸”的陰影,在清***的榨取下許多行商紛紛破產,曾經富甲天下的廣東十三行開始逐漸沒落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編對于香港李嘉誠為何移民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,希望介紹關于香港李嘉誠為何移民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。
發表評論優才計劃
還沒有評論,來說兩句吧...